來源:未知作者:admin閱讀:次
腰肌勞損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勞累過度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慢性損傷性疼痛的腰部病癥。
那么,引起腰肌勞損常見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慢性損傷
絕大多數病人有損傷史,彎腰時下腰部感覺酸痛無力,或腰部有斷裂感;部分病人可伴有向臀部的放散痛,但無運動、感覺障礙。長期反復的腰部輕損傷或腰肌長期處于強迫體位工作,如久坐、久站、搬抬重物等均可使腰肌長期處于高張力牽伸狀態,局部出現反應性炎癥,日久天長可形成腰肌的積累性變性,導致慢性腰肌勞損。壓痛常局限于腰椎4、5或腰5、骶l棘突上和棘突之間淺表組織,在病變處有時能觸到韌帶剝離感、結節等,腰椎X線攝片檢查無骨質病變。
二、腰椎退行性脊椎炎
多發生在中年人,腰痛并非均來自增生的"骨刺",而主要是來自肌肉、筋膜、韌帶、后關節的勞損或椎間盤組織或硬脊膜和脊神經,"骨刺"可使腰部的運動受到限制,在臨床上表現為運動不便。晨起或久坐起立時常出現明顯腰痛,活動后上述癥狀能明顯減輕;勞累和氣候變化可使腰痛加劇。X線檢查可發現"骨刺"及生理弧度、椎間隙改變。
三、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
第3腰椎是位于腰活動的中心,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地方,成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側彎和左右旋轉活動的樞紐,其兩側橫突端受牽拉的應力最大。再則,由于第3腰椎橫突最長,所承受的杠桿力也最大,在頂端附著有腰方肌、橫突間肌、橫突棘肌、骶棘肌、胸腰筋膜的深層、橫突間韌帶等組織,腰部任何方向的運動均使第3腰椎橫突頂端承受反復的牽拉和磨動,故致傷機會較多。本病多見于青壯年,以腰部慢性、間歇性的酸脹、疼痛、乏力為主,癥狀不重,酸痛部位廣泛,但講不清楚具體的疼痛點,經充分休息后,癥狀不一定能消除,腰部容易疲勞有煩擾不適感。單一姿式難以持久維持,久坐、久立后,伸腰活動,改變體位才稍感輕松;勞動后腰局部癥狀即明顯加重,酸痛可向臀部、大腿內側放散。遇陰雨天,癥狀加重,天氣晴朗酸痛可緩解。
四、腰椎先天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隱性骶椎裂等均可使肌肉、筋膜等組織缺少附著點,造成結構上的薄弱。當活動頻繁或負重加大時,容易發生腰肌勞損。此外,環境的寒冷潮濕及氣候變化均可促進腰部勞損的發生或疼痛癥狀的加重。
金牌一條根遵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原則,能很好的治療患者的腰肌勞損,也能作為預防腰肌勞損、日常保健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