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數人提到脾的時候就會想起胃,歷代醫家也是如此,很少有人會將脾和小腸聯系在一起。雖然小腸也與水谷的運化有關,但卻很少被人提及,似乎小腸的功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日:“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意思就是說,脾胃主運納水谷,所以為倉廩之官,而小腸主水谷的運化,將水谷轉化成精微物質。
實際上,脾運化的是水谷精微,而并非食物,小腸運化的是胃腐熟過的食物,脾所運化的就是小腸將水谷生化而來的精微物質,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脾、胃、小腸之間的合作和分工是非常明確的。
脾主運化,不管是脾自身的運化,還是胃腐熟,亦或是小腸化物,都需要在脾氣統領下進行。沒有脾的統領,胃腐熟和小腸化物的過程就不能順利進行。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小腸化物做準備,小腸為化物的中間力量,只有小腸的化物功能正常,才能將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之后通過脾輸送至五臟六腑,滋養身體。
只有小腸化物功能正常,脾才可以發揮它的傳輸作用,脾傳輸精微物質的功能正常,才可以為小腸提供充足的氣血津液。脾靠著散精功能把小腸生化的精微物質上傳到肺,而后灌溉身體其他部位,為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打下基礎。
如果小腸化生的精微物質不能及時上輸,停留在腸道之中,就會和新進入人體的飲食混在一起,導致小腸無法順利化物。
此外,飲食雖然經過小腸初步轉化成為精微物質,但是仍然沒有轉化成人體必需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進一步轉化離不開脾胃的升清功能。
以小腸為主的臟腑器官完成飲食的初步轉化之后,脾的升清功能將水谷精微物質進一步高級轉化,也就是飲食進入胃中,經過胃腐熟之后傳給小腸,小腸通過化物,將其轉化為精微物質,向上輸送至脾,經過脾的運化和升清,將其轉化成氣血等營養物質,而后為小腸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