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婦女每月子宮內膜有一次脫落出血,臨床表現為
月經周期。正常月經周期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周期時限平均為31天,范圍21—35天。卵泡期的時限變異較大,黃體期則較恒定。經期平均為5天,范圍為3—7天。以堿性正鐵血紅蛋白法客觀地測定每次經期失血量,平均約35ml,范圍為20—80ml。一般在經期第2—3天失血量最多,經血色鮮紅或稍暗,粘稠而不易凝固。還可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及宮頸粘液等成分。月經是婦女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由于經期盆腔器官充血,可產生下腹墜脹、腰骶部酸脹感覺。
月經周期是育齡婦女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的反復表現,及其生殖道靶器官結構功能周期性變化的結果。雖然月經時子宮出血是前一個月子宮內膜從增殖、分泌、退化脫落的結果,但為便于確認,一般皆認定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為本次月經周期的第一天,以后順序類推,至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便是本周期的最末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