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療法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按摩療法即推拿療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體表的一定部位,運動患者肢體,進行治病的一種療法。它具有通經絡、暢氣血、行滯消瘀、散腫止痛的功效,并能增進局部營養,防止肌肉萎縮廢用,促進疤痕變軟和損傷修復的作用。
(l)適應癥:推拿治療痹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適用于
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椎間盤突出癥、慢性腰肌勞損、增生性膝
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類
風濕性關節炎等。
(2)禁忌癥:妊娠期間、皮膚潰爛、局部有急性靜脈炎及各種皮膚病時禁用此法。過饑、過飽不宜使用本法。
【按摩基本手法】
(1)推法:分指推和掌推。指推:用大拇指指端.著力于一定的部位。沉肩、墜肘、懸腕,通過腕部的擺動和拇指關節屈伸活動所產生的力,持續作用于經絡穴位上。掌推:掌著力于一定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指推刺激量中等,接觸面積較小,可應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推接觸面積較大,可在身體各部位使用。有通經絡、行氣血的作用,適用于軀干及四肢疾病。
(2)拿法:用拇指和示、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對稱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進行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頸項、肩部和四肢等穴位。對頸部發硬,關節、筋骨酸痛等癥,常用本法作配合治療。具有祛風散瘀、通經活絡、緩解痙攣等作用。
(3)按法:用拇指或掌根按壓一定部位,逐漸用力,深壓捻動,按而留之。按法是一種強烈刺激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使用。拇指按法適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根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具有通絡止痛、放松肌肉、矯正畸形的功能。
(4)摩法:用手掌面或指面附于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環形有節律的撫摩。摩法刺激輕柔緩和,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祛痹止痛的作用。
(5)擦法:用手掌面、魚際部分著力于一定部位上,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擦法是一種柔和溫熱的刺激,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定痛的作用。
(6)拍打法:用掌或拳及鋼拍兒拍打體表。對風濕酸痛、肌肉萎縮、肢端紫紺、肢體麻木、肌肉痙攣等,可用本法配合治療。具有調和氣血i強筋壯骨、消除疲勞等作用。
(7)搓法:兩手掌相對,夾住患者肢體一定部位用力來回搓動,動作要快,移動要慢,用力要柔和均勻。具有舒松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
(8)揉法:用一指、數指、手掌或握拳等方式揉。揉動時手要緊貼皮膚,使患部的皮下組織隨著揉動而滑動,幅度逐漸擴大,壓力輕柔。適用于全身各部,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散熱的作用。
(9)搖法:用一手握住關節近端的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遠端的肢體,作緩和回旋的轉動,或用手掌或手指壓住某一部位進行搖動。本法適用于四肢關節,是治療運動功能障礙、關節強硬屈伸不利等風濕病的常用手法。具有滑利關節、韌帶及關節囊的粘連,松懈關節滑膜,增強關節活動的作用。
(10)扳法:用雙手或雙臂以方向相反的力量,用脆勁扳動或扭轉患部,可聽到響聲。使用扳法時,動作必須緩和,用力要穩,雙手動作要配合得當,步調一致。有糾正肢體畸形、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等作用。
(11)捻法:用拇指與示指對稱地捻動,如捻線狀,用力均勻,動作緩和著實。適用于四肢末梢小關節。具有疏通關節、暢行氣血的作用。